搜索
首页 《大麦行》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意思:怎么能像鸟有羽毛翅膀,托身白云返回故乡。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大麦行》

全文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成都作。

  大麦干枯小麦黄①,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②,问谁腰镰胡与羌③。岂无蜀兵三千人,簿领辛苦江山长④。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⑤。

  (《大麦行》,忧边寇而作也。腰镰刈麦,出自胡羌,徒赍盗粮耳。蜀兵三千,鞭长不及,故思东归以避之。)

  ①蔡曰:《汉书》: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每句中函问答之辞。公诗句法,盖原于此。②《旧唐书》:梁州都督,督梁、洋、集、壁四州,属山南西道。集州,析梁州之难江、巴州之府阳、长池、白石置。壁州,析巴州之始宁置。洋州,析梁州之西乡、黄金、兴势置。《一统志》:今为保宁、汉中二府地。③鲍照诗:“腰镰刈葵藿。”④梁简文帝书:“簿领殷凑。”《李德林集》:“军国多务,朝夕填委,薄领纷坛,羽书交错。⑤西王母谣:“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史记·项羽传》:“富贵不归故乡。”朱鹤龄曰:《旧书·肃宗纪》:宝应元年建辰月,党项、奴剌寇梁州,观察使李勉弃城走。《新书·党项传》:上元二年,党项羌与浑、奴剌连和,寇凤州。明年,又攻梁州,进寇奉天。此诗戎与羌,正指奴剌、党项也。大麦枯、小麦黄,亦是夏初事。又按《代宗纪》:宝应元年,吐蕃陷秦、成、渭等州。成州与集、壁梁、洋接壤,疑吐蕃是年入寇,亦在春夏之交,吏不详书,故无考耳。又云:蜀兵三千,应是蜀乓调发,策应山南者。师氏古造为杜鸿渐遏贼之说。考鸿渐镇蜀,在永泰元年,其时为乱者非羌戎也。旧注妄撰故实,后人多为所误,故正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羽翅

    读音:yǔ chì

    繁体字:羽翅

    意思:
     1.翅膀。
      ▶南朝·宋·鲍照《咏双燕》:“自知羽翅弱,不与鹄争飞。”
      ▶唐·杜甫《大麦行》:“安得如鸟有羽翅,託身白云归故乡。”
     
     2.比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故乡

    读音:gù xiāng

    繁体字:故鄉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home

    意思:(故乡,故乡)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