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宁忍痛,绝欲信为难。
意思:明知道宁可忍受疼痛,绝要相信是难。
出自作者[宋]王迈的《看蒋玉父有珍炙膏肓》
全文赏析
这首诗《炷匀剧炎火,端躬如泰山》是一首描绘中医针灸场景的诗,通过对针灸过程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中医的敬仰和对医者的崇敬之情。
首联“炷匀剧炎火,端躬如泰山”,诗人以泰山为喻,形容医者针灸时态度端正,如同泰山一般稳重。这一比喻既体现了医者的高尚品质,也描绘了针灸过程的严肃性。
颔联“医师工指授,竖子觉毛寒”,诗人用“竖子”代指患者,描述了医生精湛的技艺和针灸带来的寒意,生动地描绘了针灸的刺激性和医生的权威性。
颈联“铁脊梁须壮,银河水不乾”,诗人用“铁脊梁”和“银河”比喻人体的经络和针灸的效果,表达了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针灸的力度和效果。
尾联“明知宁忍痛,绝欲信为难”,诗人表达了虽然明知针灸会带来疼痛,但为了治病,病人还是必须忍耐。这也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人文关怀和患者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针灸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中医的神奇和医者的崇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医的敬仰和对医者的崇敬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