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比干墓》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意思: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比干墓》
全文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比干墓》创作背景与他在卫州附近的一处墓地有关。据说,他在这里意外地听闻这是古代忠臣比干的葬地。比干是商朝的贤臣,因直言进谏而被纣王剖心致死,他的忠诚和悲壮的事迹一直为后人所传颂。汪元量在得知自己身处的比干墓地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下马拊摸石碑,将心中的思绪化作歌章,写下了这首诗,借书写墓头的树木来表达对比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老我吊古癖,徘徊梵王宫。
--
出自《游石头城》作者:[宋]方回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
--
出自《送方士赵叟之东平》作者:[唐]李白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
出自《送上虞丞》作者:[唐]权德舆
因君还故里,为我吊先生。
--
出自《送潘传秀才归宣州》作者:[唐]姚合
比干见刳。
--
出自《佹诗》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殷有比干。
--
出自《狐援辞》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吊龙逢,哭比干。
--
出自《道情》作者:[清]郑燮
比干谏而死。
--
出自《古风其五十一》作者:[唐]李白
心不动。
--
出自《渔家傲·七十馀年真一梦》作者:[宋]苏辙
心不悟。
--
出自《渔家傲·牛驾重车逢恶路》作者:[元]马钰
心不悟。
--
出自《渔家傲 自觉》作者:[元]马钰
闲居心不娱。
--
出自《诗》作者:[魏晋]陈琳
自令心不夷。
--
出自《述志诗 其二》作者:[汉]嵇康
淫乐心不极。
--
出自《古风其四十三》作者:[唐]李白
明发心不夷。
--
出自《招隐诗》作者:[魏晋]陆机
诗句原文
卫州三十里,荒墩草无数。
忽听路人言,此葬比干处。
下马拊石碑,三叹不能去。
斐然成歌章,聊书墓头树。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世间贤与愚,同尽成黄土。
斯人亦人尔,千千万万古。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比干
读音:
bǐ gàn
繁体字:
比乾
英语:
林氏太始祖 生辰:农历四月初四 仙位:文财神 爵位:殷商少师
意思:
商·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庄子•人间世》:“昔者桀杀
比干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