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道情》
吊龙逢,哭比干。
吊龙逢,哭比干。
意思:
吊龙逢,哭比。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道情》
全文创作背景
**《道情》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道教的故事和宣传老子思想**。它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传统上主要用于演唱道教故事,提倡消极出世的思想。然而,郑燮的这首《道情》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借助这个曲艺形式,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因此,这首《道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黑暗面。
相关句子
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
--
出自《比干墓》作者:[宋]汪元量
比干见刳。
--
出自《佹诗》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殷有比干。
--
出自《狐援辞》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比干谏而死。
--
出自《古风其五十一》作者:[唐]李白
诗句原文
吊龙逢,哭比干。
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里王孙惨。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
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作者介绍
秋瑾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比干
读音:
bǐ gàn
繁体字:
比乾
英语:
林氏太始祖 生辰:农历四月初四 仙位:文财神 爵位:殷商少师
意思:
商·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庄子•人间世》:“昔者桀杀
比干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