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憩昌化民家》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意思:一个来敲竹馆,相互邀请进入荆扉。

出自作者[宋]高似孙的《憩昌化民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水鸟、耘夫、川原、林野、竹馆、重岩、桑果、鸡豚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富足。 首联“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诗人描述了傍晚时分,一天的劳作结束,太阳西下,映照着归途中的车辙。这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日常节奏和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平的感受。 颔联“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诗人以水鸟捕鱼和农夫荷锄归家来表现乡村生活的忙碌和和谐。水鸟得鱼,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景象,而农夫荷锄归家,则是乡村生活的常态。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颈联“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是对乡村原野的描绘,诗人通过“杳仟绵”和“杂依霏”两个词语,描绘出乡村原野的辽阔和林野交错的景象。这为后面的竹馆、桑果等乡村景观的出现提供了背景。 接下来的几联中,“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描绘了诗人拜访竹馆,与主人相邀进入荆扉的情景;“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则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如重岩、清溜等;“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则描绘了乡村的田园景象,如桑果、鸡豚等。这些描绘都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富足和宁静。 最后两联,“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田园生活的遗憾和重拾志向的情感。这些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富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
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
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
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
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
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
予闻良自惬,欲谋北山薇。
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
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

关键词解释

  • 一来

    读音:yī lái

    繁体字:一來

    意思:(一来,一来)

     1.来一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于一来。”
      ▶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慈恩寺,今

  • 荆扉

    引用解释

    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