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画松下老人歌》 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

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

意思:不觉得对这个想法转澹,把笔扔到窗下清风一样。

出自作者[明]王问的《画松下老人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的认同。 诗的开头,“朝来写素绢,夭矫为长松”,描绘出老人与山林的关系,如同素绢与画师,老人与山林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姿态如同长松一样挺拔。接着,“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诗人用精炼的笔墨描绘出老人的形象,他如同列仙一样,双目如玉,常随野鹿出没在山林之间。 接下来,诗人赞美老人的学识和品格。“此翁腹中何所储,曾读黄虞千卷书。”这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历史的了解和尊重,也暗示了老人对政治的淡泊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乘轩车意不乐,荷衣早拂身岩居。”这句诗表达了老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然、自由的生活方式。 在描述老人的居室时,“三尺囊琴一斗酒”,这句诗表达了老人的生活情趣和雅致,也暗示了老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老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的认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来写素绢,夭矫为长松。
须臾变精思,松下貌一翁。
形如列仙双玉瞳,常随野鹿披蒙茸。
此翁腹中何所储,曾读黄虞千卷书。
一乘轩车意不乐,荷衣早拂身岩居。
此翁室中何所有,三尺囊琴一斗酒。
倚醉高歌三径纡,风流岂落柴桑后。
我欲招之翁不言,松阴槁坐静于禅。
不觉对此意转澹,掷笔牖下风泠然。

关键词解释

  • 泠然

    读音:líng rán

    繁体字:泠然

    英语:Ringring.

    意思:
     1.轻妙貌。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 下风

    读音:xià fēng

    繁体字:下風

    英语:leeward

    意思:(下风,下风)

     1.风所吹向的那一方。
      ▶《孙子•火攻》:“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晋·葛洪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