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庭芳·诗礼传家》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意思:《诗》、《礼》传记家,不叫则利,谁也不能袖手安稳。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满庭芳·诗礼传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人的生日诗作,通过对诗人自身对所赞美的人的祝福和期望,表达了对大贤初度日的美好祝愿和对对方家庭的祝福。 首先,诗的开头“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表达了诗人对所赞美的人的品质的赞美,认为他们秉持着诗礼传家的传统,不追求名利,不随波逐流,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诗人也表达了对他们宽厚待人的赞赏,不与人争长短,这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接着,“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过上深居简出的生活,不管世事炎凉,保持清闲自在。同时也祝愿他们年富力强,家庭幸福美满。 随后,“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成熟和收获。这也象征着所赞美的人的生活将迎来新的开始,伏暑将藏,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得闲趣,山中宰相,何必事侯王。”这部分是对所赞美的人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像宁馨少长那样有出息,像螟雏箕那样学习更高强。同时也鼓励他们得闲时去山中隐居,不必追求权力和地位。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大贤初度日的深深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
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
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
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
大贤初度日,对此称觞。
叹凤帏虽冷落,喜御兰、得宠专房。
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
得闲趣,山中宰相,何必事侯王。

关键词解释

  • 诗礼传家

    引用解释

    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元 柯丹丘 《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茅盾 《子夜》八:“你, 冯大爷 ,是有面子的地主,诗礼传家,怎么听了 老何 的一篇混账话,就居然中心摇摇起来了呢?”

    读音:shī lǐ chuán jiā

  • 安常

    读音:ān cháng

    繁体字:安常

    意思:
     1.安守常规。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太宰咺又奏曰:‘老司徒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
      ▶《红楼梦》第九八回:“那‘阴司’说有便有,说无就无。皆为

  • 诗礼

    读音:shī lǐ

    繁体字:詩禮

    英语: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

    意思:(诗礼,诗礼)
    指《诗经》和《三礼》。泛指儒家经典。
      ▶《

  • 传家

    读音:chuán jiā

    繁体字:傳家

    英语:pas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a family

    意思:(传家,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

  • 不名

    不直呼其名,表示优礼或尊重之意。《后汉书·梁冀传》:“ 冀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謁赞不名。”《隋书·恭帝纪》:“﹝ 义寧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 唐王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凡朝会赞拜,则曰某官某;不名,亦殊礼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公( 魏文清 )清风俭德,至今乡里犹称道勿衰,呼为 魏老尚书 而不名。” <
  • 袖手

    读音:xiù shǒu

    繁体字:袖手

    英语:to take a do-nothing attitude

    意思:
     1.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
      ▶唐·韩愈《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