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嗣复都官赴辟秦州幕府四首》 乌府中丞知国器,鸿枢学士纳边庭。

乌府中丞知国器,鸿枢学士纳边庭。

意思:乌府中丞知国器,鸿枢学士采纳边庭。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送刘嗣复都官赴辟秦州幕府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两位官员的赞扬和敬仰,这两位官员在关西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于国家安全和边疆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句“几载关西任醉醒,一朝意绪属青冥。”描绘了这两位官员在关西地区长期任职,经历了无数醉生梦死的时刻,也经历了无数清醒的时刻,他们的意志和决心始终如一,始终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舌端江海倾谈韵,掌内风云指阵形。”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这两位官员的才干和能力。他们能够用言语打动人心,用智慧和策略引导国家的发展。他们能够把握局势,掌控风云变幻,指明前进的方向。 “乌府中丞知国器,鸿枢学士纳边庭。”这两句赞扬了这两位官员的品格和能力。他们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干,能够洞察国家的根本,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也能够在边疆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二公远近观成效,莫使旄头尚有星。”这两句表达了对这两位官员的敬仰和期待。他们的影响力和贡献将会远近闻名,他们的功绩将会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让国家的未来更加光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两位官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载关西任醉醒,一朝意绪属青冥。
舌端江海倾谈韵,掌内风云指阵形。
乌府中丞知国器,鸿枢学士纳边庭。
二公远近观成效,莫使旄头尚有星。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乌府

    读音:wū fǔ

    繁体字:烏府

    意思:(乌府,乌府)
    《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因称御史府为“乌府”。
      ▶唐·林宽《寄省

  • 边庭

    读音:biān tíng

    繁体字:邊庭

    英语:government bodies of the border

    意思:(边庭,边庭)
    亦作“边廷”。
     
     1.犹边地。
      

  • 国器

    读音:guó qì

    繁体字:國器

    意思:(国器,国器)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
      ▶《管子•山至数》:“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于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于上。君实乡州藏焉,曰某月某日。”<

  • 中丞

    读音:zhōng chéng

    繁体字:中丞

    意思:
     1.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东汉以后,以中丞为御史臺长官。
      ▶明·清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