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

意思:池畔最平坦的地方,树荫下新合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畔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以及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首句“池畔最平处”,直接点明了地点和环境,引领读者进入这个宁静的场景。接着,“树阴新合时”,通过“新合”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树荫刚刚形成的时刻,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诗人接着通过“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表达了他的行为和感受。他移动床铺,解开衣带,静坐享受清风的吹拂,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这两句通过对鸟和鱼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诗人举起棹,惊动了鸟儿,而垂钓时,鱼儿却未知,这种与自然的互动,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最后,“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诗人以一卷晋公诗作为结尾,既展现了他的诗书生活,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人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不忘诗书之乐,表现出他的风雅和情趣。 整首诗以池畔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意象生动,语言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
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
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合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合時

    英语:timeliness

    意思:(合时,合时)
    适合时宜;合乎时尚。
      ▶《南史•王僧虔传》:“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
      ▶

  • 池畔

    读音:chí pàn

    繁体字:池畔

    意思:池边。
      ▶巴金《春》十二:“池畔种了好几株柳树,碧绿的柳丝有的垂到了水面。”

    解释:1.池边。

    造句:<

  • 树阴

    读音:shù yīn

    繁体字:樹陰

    英语:arbor

    意思:(树阴,树阴)
    见“树荫”。

    近义词: 后影、背影、身影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