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意思:兰若驻马洒墨成,过了河持节事分明。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下相极东庵读同年北使时诗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兰若山寺的景象,表达了对山寺的敬仰和对子卿的怀念。 首句“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描绘了诗人停在兰若山寺旁,挥洒墨水,留下墨迹的场景。这里的“兰若”指的是寺庙,“停骖”表示停留,“洒墨成”则描绘出一种艺术化的场景,仿佛是诗人在用墨水描绘出山寺的美丽景色。而“过河持节事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寺历史的了解和敬仰。 “上林飞雁无还表”一句,诗人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山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上林”指的是皇家园林,“飞雁无还表”则描绘出一种空旷、寂静的氛围,仿佛是山寺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头白山僧话子卿”一句,诗人通过描述山寺中的老僧头白,表达了对子卿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子卿”指的是苏武,他曾在山寺中居住过一段时间,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而“头白山僧话子卿”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是山寺中的老僧在讲述着子卿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兰若山寺的美丽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山寺的敬仰和对子卿的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上林飞雁无还表,头白山僧话子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持节

    读音:chí jié

    繁体字:持節

    英语:serve as a diplomatic envoy

    意思:(持节,持节)

     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史记•

  • 兰若

    读音:lán rě

    繁体字:蘭若

    英语:temple

    意思:(兰若,兰若)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 洒墨

    读音:sǎ mò

    繁体字:灑墨

    意思:挥毫书写、作画。
      ▶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词:“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灕。”

    解释:1.挥毫书写﹑作画。

  • 节事

    引用解释

    谓行事有节制,使合乎准则。《国语·越语下》:“ 越王 句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 范蠡 进諫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节,制也。”《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 谓 范蠡 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 蠡 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司马贞 索隐:“言地能财成万物,人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