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神照禅师同宿》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意思:前后关系断绝的地方,一念不生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神照禅师同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以山梨花满枝的美丽春景,引发了诗人的禅思与寂悟。诗人与古时高僧净土的对话,以及在静坐中的一念不生,体现了诗人对禅理的深深体味。 首句“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诗人用精确的描绘,将春末山梨花盛开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次句“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诗人将时间与地点巧妙地结合,以龙门水西寺为背景,与东晋高僧慧远对话,仿佛能听到他老人家在寺院中朗朗诵经的声音。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禅意,诗人独自静坐,与古人的精神世界相对话,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灵交流。然而,这样的密语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呢?这引发了人们对禅理的深深思考。 最后两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诗人用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禅理中的“无我”境界,即“前后际断处”,意味着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消失,心灵达到了一念不生的境地。这种一念不生的状态,正是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梨花为引子,通过与古人的对话和静坐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深体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禅理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人们对禅理的深思和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生时

    读音:shēng shí

    繁体字:生時

    意思:(生时,生时)

     1.出生的年、月、日、时。
      ▶宋·秦观《望海潮》词之四:“但恐生时注着,合有分于飞。”
      ▶许地山《凶手》第一幕:“上面写的是大哥

  • 前后

    读音:qián hòu

    繁体字:前後

    英语:(n) an approximate time

    意思:(前后,前后)

     1.用于空间,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
      ▶《书•冏命》:“惟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