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
意思:南渡没有来的客人,西陵自落潮。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越州罢战之后,送别归乡的船只,抒发了对故园荒凉、人烟稀少景象的感慨。
首联“越州初罢战,江上送归桡”,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和原因:作者在越州罢战之后,送别归乡的船只。其中,“初罢战”点明了越州罢战的背景,暗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而“归桡”则表达了归乡的喜悦和期待。
颔联“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描绘了越州西陵的荒凉景象:南渡的船只稀少,西陵的潮水自顾自地落下。其中,“南渡无来客”表达了南方的交通状况,暗示了战乱对南方的影响,人们不敢来往。“西陵自落潮”则描绘了西陵的荒凉景象,潮水落下,无人问津。
颈联“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进一步描绘了越州城的荒凉景象:城中只剩下垂老的柳树,过去的田地荒废了,长出了春苗。其中,“空城”表达了越州城的荒凉和冷清。“垂故柳”描绘了城中柳树的苍老,“旧业废春苗”则表达了过去的田地已经荒废,长出了新的作物。
尾联“闾里相逢少,莺花共寂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烟稀少、莺花凋零的感慨:在故乡里相遇的人少了,莺花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变得寂寥。其中,“闾里相逢少”表达了故乡人烟稀少,人们不敢轻易外出。“莺花共寂寥”则表达了故乡的莺花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变得寂寥。
整首诗通过描绘越州罢战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烟稀少、莺花凋零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