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鬓云松令·枕函香》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意思:依照约定相逢,棉花对黄昏后。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鬓云松令·枕函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爱情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思念。 首先,诗的开头“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描绘了一个温馨的黄昏场景,花香从花径中泄露出来,两人在这黄昏后偶然相遇,絮语低言。这些描述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氛围。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凄清的场景,梨花在薄寒中凋零,彻夜的东风让人感到消瘦。这里不仅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寒冷的天气,也暗示了主人公因为思念而导致的身体不适。 接下来的“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描绘了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感。她掩上银屏,低下翠袖,默默地听着箫声,情感微妙地流露出来。这里的“脉脉”一词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深情,而“微逗”则暗示了某种期待或渴望。 最后,“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哀愁。红豆蔻在月夜里显得格外凄美,而主人公也在思念中感到心肠断裂。她询问月亮是否还是当初的样子,人是否还是当初的人。这句诗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怀念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的场景,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絮语

    读音:xù yǔ

    繁体字:絮語

    英语:prattle on

    意思:(絮语,絮语)

     1.连绵不断地低声说话。
      ▶明·王錂《春芜记•邂逅》:“听花前絮语情无已。”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 依约

    读音:yī yuē

    繁体字:依約

    英语:by agreement

    意思:(依约,依约)

     1.依据;沿袭。
      ▶《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谣,引图书谶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