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偶过亳村故居》 只有点波燕子,上雕梁、絮语墨花帘底,似话王家当年事。

只有点波燕子,上雕梁、絮语墨花帘底,似话王家当年事。

意思:只是有点波燕子,上雕梁、絮语墨花帘底,好像话王家当年事。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春日偶过亳村故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词以“旧家池馆”为线索,抒发了词人对故居物是人非的惆怅和怀念之情。 上阕写词人经过旧家池馆,看到落梅阵阵,玉栏漫倚,不禁勾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词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述梅花为主人而开,雨中和泪梳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梅花的神态和词人的感伤。 下阕进一步描写了故居的破败景象,蘼芜蛱蝶盈砌,颓垣败井,令人心生悲凉。词人因此而感到十分关心,无法排遣此种情绪。接着,词人通过“赚人连夜卸烟帆,半篙埋怨春水”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故居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天丝雨洒不止”的形象描绘,更加深了词人的哀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故居邻里旧日生活的难忘之情。 整首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故居的描写,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他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村里,落梅阵阵风起。
旧家池馆暂经过,玉栏漫倚。
粉英也为主人来,雨中和泪梳洗。
画檐损,月榭圮。
蘼芜蛱蝶盈砌。
颓垣败井剧关心,那能遣此。
赚人连夜卸烟帆,半篙埋怨春水。
一天丝雨洒不止,总难忘旧日邻里。
只有点波燕子,上雕梁、絮语墨花帘底,似话王家当年事。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年事

    读音:nián shì

    繁体字:年事

    英语:age

    意思:
     1.年岁,年纪。
      ▶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
      ▶唐·杜甫《重送刘十弟

  • 絮语

    读音:xù yǔ

    繁体字:絮語

    英语:prattle on

    意思:(絮语,絮语)

     1.连绵不断地低声说话。
      ▶明·王錂《春芜记•邂逅》:“听花前絮语情无已。”
      

  • 王家

    读音:wáng jiā

    繁体字:王家

    意思:
     1.犹王室,王朝,朝廷。
      ▶《书•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
      ▶孔颖达疏:“王季修古公之道,诸侯顺之,是能缵统大王之业,勤立王家之基本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燕子

    读音:yàn zi

    繁体字:燕子

    短语:

    英语:swallow

    意思:
     1.家燕的通称。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

  • 家当

    读音:jiā dàng

    繁体字:家噹

    英语:family belongings; property

    意思:(参见家儅,家当)

    近义词: 家私、家业、财产、产业、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