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罕遇忘言士,绝学常思过量人。
意思:知音罕遇忘言士,不断学习常思过量人。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谢李公达惠诗再答》
全文赏析
这首诗《功名无得得闲身,位列东朝愧汉臣》是一首深情的自我反思和人生哲理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功名无得得闲身”直接道出诗人对功名的淡漠,他并不追求浮名,而是渴望拥有闲适的生活。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在如今的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位列东朝愧汉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功名,位列朝廷,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愧疚之情。他以汉臣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尽忠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空性屡捞潭底月,浮名那记禁中春”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认识到,自己曾经追求的空性、浮名都是过眼云烟,他希望未来能够忘记功名利禄,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
“知音罕遇忘言士,绝学常思过量人”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他希望遇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共同探讨人生的真谛。同时,他也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莫取无心心外道,此心生处即为尘”是对人生的总结和警醒。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心外之道,即不要过分追求虚无的东西,而要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变化。只有内心的成长才是真实的,才是值得追求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成长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