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唐施肩吾山居有感》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意思:幽张居正想餐霞客,夜深月寒珠露滴。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唐施肩吾山居有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夜晚,以及其中所展现出的自然之美。 首句“幽居正想餐霞客”,诗人似乎正独自隐居,心中渴望的是餐霞之术,也就是服食日出的余辉,以求长生不老。这里的“餐霞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夜久月寒珠露滴”,这句诗描绘了深夜的景象,月亮高悬,露水和珍珠般的小水滴从枝叶上滑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千年独鹤两三声”,这句诗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鹤在夜空中鸣叫,千年独鹤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两三声则表达了寂静夜晚中的孤独和凄凉。 “飞下岩前一枝柏”,这句诗描绘了这只鹤飞下了一棵古老的柏树,柏树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永恒,也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命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长生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而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生命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长生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反而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珠露

    读音:zhū lù

    繁体字:珠露

    意思:露珠的美称。
      ▶南朝·齐·王融《青青河畔草》诗:“珠露春华返,璇霜秋照晚。”
      ▶元·吴师道《晚霜曲》:“九天青女曳裙带,笑抛珠露成飞花。”
      ▶明·刘基《祝英臺

  • 幽居

    读音:yōu jū

    繁体字:幽居

    英语:seclusion

    意思:
     1.隐居,不出仕。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孔颖

  • 餐霞

    读音:cān xiá

    繁体字:餐霞

    意思:餐食日霞。指修仙学道。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唿吸沆瀣兮餐朝霞。”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列仙传》陵阳子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

  • 露滴

    读音:lù dī

    繁体字:露滴

    意思:露水珠。
      ▶唐·赵彦昭《秋朝木芙蓉》诗:“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宋·卢氏《凤栖梧•题泥溪驿》词:“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
      ▶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