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以诗回答因寄和》 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归时莫问程。

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归时莫问程。

意思: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回来的时候不要问路。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以诗回答因寄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飘逸宛转的美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缑山双去羽翰轻,应为仙家好弟兄”中,诗人以缑山双飞的仙鸟比喻两位弟兄,展现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关系和高洁脱俗的气质。同时,通过“羽翰轻”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仙鸟的轻盈飘逸,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颔联“茅固枕前秋对舞,陆云溪上夜同鸣”中,诗人借用茅固和陆云的典故,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弟兄在秋夜中对舞、同鸣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和情感交流。 颈联“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归时莫问程”中,诗人通过紫泥封和碧落的意象,表现了两位弟兄曾经的荣华富贵和现在的超脱尘世。同时,“莫问程”一词也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洒脱和超脱。 尾联“自笑沧江一渔叟,何由似尔到层城”中,诗人以渔叟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两位弟兄高洁气质和超脱人生的羡慕之情。同时,“何由似尔到层城”一句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歌通过对仙家弟兄的描绘,展现了高洁脱俗的气质和飘逸宛转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缑山双去羽翰轻,应为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对舞,陆云溪上夜同鸣。
紫泥封处曾回首,碧落归时莫问程。
自笑沧江一渔叟,何由似尔到层城。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泥封

    读音:ní fēng

    繁体字:泥封

    英语:scove

    意思:古人封缄书函多用封泥封住绳端打结处,盖上印章称“泥封”。又书简用青泥,诏书用紫泥,登封玉检用金泥。亦借指书函。
      ▶《东观汉记•邓训传

  • 碧落

    读音:bì luò

    繁体字:碧落

    英语:sky

    意思:
     1.道教语。天空;青天。
      ▶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碧落三干外,黄图四海中。”
      ▶前蜀·杜光庭《皇太子为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紫泥

    读音:zǐ ní

    繁体字:紫泥

    意思: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唐·杨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