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觉有感》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意思:不用想蜡烛,扶桑有清亮的光辉。

出自作者[唐]吕温的《早觉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是一首描绘黎明时分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黎明时分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首先,诗的开头“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描绘了黎明前的黑暗和虫鸣,以及早起的先觉者。这里的“殊未明”表示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暗室虫正飞”则以虫鸣声来衬托出环境的静谧。而“先觉忽先起”和“衣裳颠倒时”则表达了先觉者突然醒来,衣裳也因匆忙而穿反了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黎明时分的生动和活泼。 接下来,“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这两句诗描绘了严冬的寒冷和深夜的漫长。这里的“严冬”和“寒漏”都为黎明的到来营造了寒冷而寂静的氛围。“此夜如何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思考,他开始思考时间已经不早了。 最后,“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黎明的期待和赞美。他不需要灯光来照明,因为扶桑升起就会有清晖。这里的“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地,而“清晖”则表示黎明的光辉和温暖。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黎明的赞美和期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黎明时分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表达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
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
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不用思秉烛,扶桑有清晖。

关键词解释

  • 清晖

    读音:qīng huī

    繁体字:清暉

    意思:(清晖,清晖)

     1.明凈的光辉、光泽。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

  • 秉烛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扶桑

    读音:fú sāng

    繁体字:扶桑

    英语:Chinese hibiscus

    意思:
     1.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