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院偶成》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意思:连村鼍鼓相高低,断浦打鱼灯半灭明。

出自作者[宋]叶茵的《道院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把茅为屋竹为城,柏子香销道气生》以一种朴素而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 首句“把茅为屋竹为城”,诗人以茅草为屋,竹子为城墙,这种简朴而富有自然气息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柏子香销道气生”一句,描绘了诗人修炼的场景。柏子香,象征着诗人的道家修行,道气生,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修炼而达到的道家境界。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九十春光花一片”和“万千心事雨三更”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心事的表达。春光、花、雨,这些意象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两句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景象,鼍鼓之声连村响起,断浦的渔灯半明半灭,这种景象既展示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闭户和衣寻小榻,梦回犹听读书声。”描绘了诗人在家中闭门寻床入睡,梦回中仍听到家中有人读书的声音。这一句既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中仍保留着文化传统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把茅为屋竹为城,柏子香销道气生。
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闭户和衣寻小榻,梦回犹听读书声。

关键词解释

  • 渔灯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读音:

  • 高下

    读音:gāo xià

    繁体字:高下

    英语: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意思:
     1.上和下;高和低。
      ▶《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连村

    读音:lián cūn

    繁体字:連村

    意思:(连村,连村)

     1.一村又一村。
      ▶《魏书•卢昶传》:“至使通原遥畛,田芜罕耘;连村接闬,蚕飢莫食。”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山

  • 鼍鼓

    读音:tuó gǔ

    繁体字:鼉鼓

    意思:(鼍鼓,鼍鼓)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诗•大雅•灵臺》:“鼍鼓逢逢。”
      ▶陆玑疏:“﹝鼍﹞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温

  • 下断

    读音:xià duàn

    繁体字:下斷

    意思:(下断,下断)
    判决。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摺:“张千,将刘衙内拏下者,听老夫下断。”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摺:“元来有这等事,你一行人听我下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