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凤鸾双舞》 环立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

环立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

意思:环立翠羽,双调歌美丽,舞腰新约束,舞带新点缀。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凤鸾双舞》

全文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凤鸾双舞》是一首描写宫廷宴乐场景的诗歌,其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宫廷内笙歌鼎沸、舞袖翩翩的热闹场景,这反映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奢靡。在宋代的宫廷中,各种宴乐活动层出不穷,而这些活动往往成为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 其次,从作者汪元量的身份来看,他是一位宫廷琴师,曾经服务于谢太后和王昭仪。这样的身份使他有机会亲身参与宫廷的宴乐活动,观察并感受到宫廷文化的氛围,从而为他创作这首《凤鸾双舞》提供了灵感。 综上所述,《凤鸾双舞》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是汪元量根据自身经历和观察,以诗歌形式描绘宫廷宴乐场景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慈元殿、薰风宝鼎,喷香云飘坠。
环立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
金莲步、轻摇彩凤儿,翩翻作戏。
便似月里仙娥谪来,人间天上,一番游戏。
圣人乐意。
任乐部、箾韶声沸。
众妃欢也,渐调笑微醉。
竞奉霞觞,深深愿、圣母寿如松桂。
迢递。
更万年千岁。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环立

    读音:huán lì

    繁体字:環立

    意思:(环立,环立)
    立于四周。
      ▶宋·洪迈《夷坚甲志•曹氏入冥》:“姑冠帔坐堂上,若神祠夫人,侍儿持雉扇,环立甚众。”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操与关公坐,诸将环

  • 翠羽

    读音:cuì yǔ

    繁体字:翠羽

    意思: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逸周书•王会》:“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

  • 双歌

    读音:shuāng gē

    繁体字:雙歌

    意思:(双歌,双歌)
    指由上下两阕相叠而成的词。
      ▶宋·张先《醉红妆》词:“更起双歌,郎且饮。郎未醉,有金貂。”参见“双调”。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