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归中丞使新罗(一作李益诗)》 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意思:长波静云月,孤岛住宿旌旗。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归中丞使新罗(一作李益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是一首对东望的景色和心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思乡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作者遥望东方,期待太阳升起的地方。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在诗中得到了体现。他询问何时才能到达那个地方,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期待。 其次,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海上航行的情景。他看到一片帆船在风雨中前行,穿越了云雾和山水,跨越了华夷之间的界限。这种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海上浩渺的景象,风浪来远,虚无缥缈的鸟飞迟缓。这些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诗中通过孤岛、长波、云月、孤岛上的旌旗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秋叶、回潮等意象也暗示了作者的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东望的景色和心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展现了作者的勇气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
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
浩淼风来远,虚冥鸟去迟。
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
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云月

    读音:yún yuè

    繁体字:雲月

    意思:(云月,云月)

     1.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
      ▶唐·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唐·杜甫《宿青草湖》诗:“寒

  • 长波

    读音:cháng bō

    繁体字:長波

    短语:中波

    英语:long wave

    意思:(长波,长波)
    连续不断的波浪。
      ▶晋·郭璞《江赋》:“长波浃渫,峻湍崔嵬。

  • 旌旗

    读音:jīng qí

    繁体字:旌旗

    短语:帜 旗 幡

    英语:banners and flags

    意思:(参见旌旂)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 静云

    读音:jìng yún

    繁体字:靜雲

    意思:(静云,静云)
    指含雨的云。
      ▶《管子•侈靡》:“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
      ▶郭沫若等集校:“夏之静云,谓含雨之云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