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桃李无言》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意思:应侯不是争艳丽,小路不在话。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赋得桃李无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桃花和李花为对象,描绘了它们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这两句诗首先描绘了桃花和李花的盛开景象。桃花娇艳欲滴,正热烈绽放,李花则繁密盛开,蕊蕊相接。这种景象并非为了争奇斗艳,而是顺应节气,自然绽放。这种无争的美丽,使得人们沿花而坐,留连忘返。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接下来的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和李花的各种形态。它们在静谧中如霞光暗吐,香气中如雪花潜翻。得意时摇曳生姿,含情时泪滴露痕,生动地描绘出它们各自的姿态和情感。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桃花和李花的深深赞赏。它们在上苑散发着芬芳,却在寂静的园中默默守候。它们期待被人欣赏,却又不争不抢,这种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桃花和李花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不争不抢的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观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芬芳的花海之中,感受到了花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我们应该像桃花和李花一样,不争不抢,静静地绽放自己的美丽,散发自己的芬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争艳

    读音:zhēng yàn

    繁体字:爭艷

    英语:contend in beauty

    意思:(争艳,争艳)
    竞呈美艷。
      ▶清·余怀《板桥杂记•小引》:“携来吴门,一时争艳,户外屦恒满。”<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应候

    读音:yìng hòu

    繁体字:應候

    意思:(应候,应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陆云《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