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行和杨廷秀韵》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意思:虽然阿世不忘社会意,志不谋身难道错身。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送行和杨廷秀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的人生态度和境遇。首联“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意指学问粗略知道一些方才开始作为人,敢于崇尚文雅且外貌独特而真诚。颔联“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说明他的心意虽然迎合世俗但并不是忘记世俗,志向并不为自己谋划难道会耽误自己。颈联“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描述他遇到宽容的恩典仍然得到禄位,归来冲破腊月飞雪自生春意。尾联“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苹”,以君诗比喻秋风之快,提及自己的征途扬帆故起波澜。整首诗表达了文人应有的崇尚文雅、真诚待人的态度,以及不谋私利、关注社会的志向,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遇到的坎坷和波折,但最终仍能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苹。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阿世

    读音:ē shì

    繁体字:阿世

    意思:迎合世俗。
      ▶《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明·李贽《又答耿中丞书》:“阿世之语,市井之谈耳,何足复道之哉!。”
      ▶清·王夫之《

  • 不谋

    读音:bù móu

    繁体字:不謀

    意思:(不谋,不谋)

     1.不商量。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文选•任昉<为范尚

  • 误身

    读音:wù shēn

    繁体字:誤身

    意思:(误身,误身)
    贻误自身。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唐·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