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斋中偶书》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意思:狂妄愚蠢多苦口,幽远只有心甘情愿。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斋中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寓意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些意象和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理想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包容和理解。这里的“狂愚”和“幽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可能指的是那些激进或偏激的观点,后者则代表了深沉、内敛、深思熟虑的看法。而“多苦口”则暗示了这些观点的争议性和复杂性,而“甘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观点的接纳和尊重。 其次,“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表达了诗人对正直、诚实和坚持原则的坚守。这里的“言路”可以理解为表达意见的渠道或途径,“馀责”则暗示了责任和义务,“权门”则象征着权力和影响力。诗人的态度表明他不会因为权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责任的压力而妥协。 再者,“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哲学和艺术的追求。这里的“忘忧”可能指的是通过哲学或艺术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易”可能是指《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思古”则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传统的尊重,“援琴”则象征着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 最后,“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思考。这里的“鹤在阴”可能指的是鹤在幽暗之处独舞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高洁。“此意”指的是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寥寥”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思考,以及对正直、诚实和坚持原则的坚守。通过这些意象和情境,诗人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的寓意深远,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苦口

    读音:kǔ kǒu

    繁体字:苦口

    短语:甘苦 苦 苦味

    英语:bitter to taste

    意思:
     1.味苦难尝。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

  • 幽远

    读音:yōu yuǎn

    繁体字:幽遠

    英语:Deep and long.

    意思:(幽远,幽远)

     1.深远。
      ▶《庄子•山木》:“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
     

  • 甘心

    读音:gān xīn

    繁体字:甘心

    短语:肯切 心甘情愿 乐于 甘于 愿 肯

    英语:(v) want (to do sth)

    意思:
     1.愿意。
      

  • 狂愚

    读音:kuáng yú

    繁体字:狂愚

    意思:
     1.狂妄愚昧。
      ▶汉·王充《论衡•率性》:“尧·舜为政,民无狂愚。”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僕甚悯之,甚厌之,每自省察或蹈其失,以为狂愚之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