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律·咏贾谊》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意思:雄英没有办法使圣明的君主,高节始终受猜疑。

出自作者[现代]毛泽东的《七律·咏贾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少年才子的,他有着出色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壮志未酬,令人感到惋惜。 首句“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描绘了这位少年的形象,他年轻有为,潇洒倜傥,是一位庙堂之才。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壮志未酬,令人感到哀叹。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描绘了这位少年的才华和胆识。他胸中充满了文章,足以指挥百万雄师;他的胆识照亮了祖国的大地,使千台华树挺拔而起。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位少年的才华和胆识,令人敬佩。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描述了这位少年才子在政治上的遭遇。他是一位雄英人物,本应得到圣主的信任和支持,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高尚的节操最终也受到了猜疑。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少年才子的惋惜之情。他如同古代的屈原一样,有着高尚的节操和才华,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令人感到惋惜。他的离去让祖国的大地变得空虚,仿佛步入了尘埃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少年才子的形象和遭遇,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作者介绍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雄英

    读音:xióng yīng

    繁体字:雄英

    意思:犹言出类拔萃。
      ▶三国·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年没弱冠,志在雄英。高揖名师,发言有章。”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四海脱有微风摇之者,雄英之魁,卿其人

  • 终竟

    读音:zhōng jìng

    繁体字:終竟

    意思:(终竟,终竟)

     1.完毕;穷尽。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复与群公卿士共相终竟。”
      ▶《孝经•丧亲》“丧

  • 疑猜

    读音:yí cāi

    繁体字:疑猜

    英语:harbour suspicions; be suspicious; have misgivings

    意思:怀疑猜测。
      ▶元·乔吉《两世因缘》第四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