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花图咏》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意思: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出自作者[明]唐寅的《落花图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春天将尽、风雨交加中花枝的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愁病缠身、岁月流逝中的感慨。 首句“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直接点明诗人正处于春天的尾声,即“春尽”之时,同时,他也正处在忧愁与疾病的困扰之中。“花枝遭雨又遭风”不仅描绘了花枝在风雨中摇曳的景象,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诗人通过描绘花枝颜色的变化,来比喻自己年华的老去。鬓边新增的白发和树底花色的深浅对比,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漏刻是指古代计时器,随着香气的消散,时间也随着消逝,而钱囊虽然曾经充实,但现在却甘愿为酒杯空而付出。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金钱无益的深刻认识。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城东的路边行乐,但现在却只能看着青草池塘发呆。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花枝、描述年华的老去、表达时间的无情和金钱的无益,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向来行乐城东路,青草池塘乱活东。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关键词解释

  • 酒杯

    读音:jiǔ bēi

    繁体字:酒杯

    短语:

    英语:goblet

    意思:(参见酒盃)
    亦作“酒盃”。亦作“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沈遘《次韵

  • 漏刻

    引用解释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

  • 香篆

    读音:xiāng zhuàn

    繁体字:香篆

    意思:
     1.香名,形似篆文。
      ▶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洪刍《香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