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意思:不能就请求勾漏山令,官员们似乎是锡和铜。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子自武功”的友人的回忆和感慨。诗中描述了两人昔日夜谈、共饮的情景,以及作者在经历苦难后对友人青春容颜、长生之道的羡慕之情。 首段通过描述两人昔日共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中引用了友人传授给他的“不死诀”,暗示了友人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但作者自己却没有早悟,深陷醉生梦死的状态。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经历苦难后的心境,对友人的青春容颜和长生之道表示了深深的羡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诗中还提到了友人赠诗、草书安慰离别的情景,更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真挚的情感交流。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款款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 勾漏

    读音:gōu lòu

    繁体字:勾漏

    意思:山名。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汉置勾漏置,隋废。
      ▶唐·杜甫《为农》诗

  • 令官

    读音:lìng guān

    繁体字:令官

    意思: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西游补》第五回:“行者无奈,只得仰面搜索,獃想半日,向席上道:‘不用古人成句好么?’绿娘道:‘此事要问令官。’”
      ▶《红楼梦》第二八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