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史教授独善堂》 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

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

意思:列鼎也有什么,幅巾聊自如。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史教授独善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篇,通过对湖海林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富人的不屑。 首联“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余”描绘了诗人过去的经历,他曾在湖海之间漂泊十年,如今却选择在林塘之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在生活的选择。 颔联“静非谈者隐,贫胜富人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隐居并非是远离人群的喧嚣,而是在内心深处找到平静和安宁。对于富人来说,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而贫穷却能让人更加珍视简单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颈联“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是对诗人现在生活的具体描绘。他不再追求权力和物质享受,而是以简单的幅巾装扮自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没有豪华的宴席和华丽的摆设,他也能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享受的不屑。 尾联“犹应不独善,学子满阶除”表达了诗人不仅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还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继承自己的价值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对传承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富人的不屑。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后代的期望。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余。
静非谈者隐,贫胜富人居。
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
犹应不独善,学子满阶除。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列鼎

    读音:liè dǐng

    繁体字:列鼎

    意思: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
      ▶《孔子家语•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唐·王维《寓言》诗:“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 自如

    读音:zì rú

    繁体字:自如

    短语:游刃有余 在行 得心应手 懂行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纯熟 熟练 谙练 滚瓜烂熟 见长 熟 内行 纯 熟能生巧

    英语:freely

    <
  • 亦何

    读音:yì hé

    繁体字:亦何

    意思:何其;多么。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