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会蓬莱阁》 冠裳艺座洒清凡,轩外时闻韵箨龙。

冠裳艺座洒清凡,轩外时闻韵箨龙。

意思:衣冠艺座洒清所有,车外时听说韵箨龙。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会蓬莱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 首句“冠裳艺座洒清凡”,诗人以“冠裳”二字代指艺术家,描绘他们在艺术之座上洒脱清雅的形象。此句一出,便给人一种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的感觉。 “轩外时闻韵箨龙”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轩外不时传来的竹子生长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这两句诗中,“人面春生”描绘了人的脸庞因为幸福而泛起红光,如同美酒使人的脸庞泛红一样;“银盘烟覆紫驼峰”则以银白色的烟雾缭绕在驼峰般的山峰上,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天涵秋色”和“树搅乡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诗人表达了想要乘船到江北去,以便能够更加从容地怀念明德的情感。这两句诗以行动和情感表达为主,给人一种深情而真挚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宁静、幸福和思念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冠裳艺座洒清凡,轩外时闻韵箨龙。
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
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冠裳

    读音:guān cháng

    繁体字:冠裳

    意思: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刘子澄﹞守衡阳日,以冠裳莅事,宪使赵民则尝紫衫来见。
      ▶子澄不脱冠裳肃之,民则请免冠裳。

  • 箨龙

    引用解释

    竹笋的异名。 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籜龙正称寃,莫杀入汝口。” 宋 苏辙 《喜雨》诗:“时向林间数新竹,籜龙腾上欲迎秋。” 明 李东阳 《谢原博惠笋迭前韵》:“池凤羽毛应比秀,籜龙鳞甲漫成堆。”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籜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读音:tuò ló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