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僧韵》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意思:曾对冷炉细心灰意冷,一番回首重徘徊。

出自作者[宋]周暕的《次僧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内敛的心境,融入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中,诗人以寒炉细灰为引子,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进而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回首和重温。这种开篇方式既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又体现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 颔联“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往的自然环境和他的人际交往态度。诗人用“幽人”来形容山间的居民,显示出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而“宁教俗子来”则表现出他对世俗繁扰的排斥,宁愿享受孤独与清静。 颈联“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中,诗人借用了杜甫和苏轼的诗句,展示了他对历史文化和诗歌的深厚感情。这种借用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显示了诗人对前人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赞美。 尾联“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计划在新凉之际,穿着登山屐去游览山川,不再等待黄花的开放。这种积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内敛而丰富,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关键词解释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寒炉

    读音:hán lú

    繁体字:寒爐

    意思:(寒炉,寒炉)
    寒天的火炉。
      ▶唐·罗邺《冬夕江上言事》诗:“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宋·陆游《即事》诗:“雅闻岷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