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酒且酣饮,问谁逃死生。
意思:得到酒一边畅饮,问谁逃避生死。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开卷观古人,谁非一世英。骨肉委黄垆,泯灭俱无情。憧憧来无尽,扰扰相夺倾。惊雷震朱夏,鲜能及秋鸣。得酒且酣饮,问谁逃死生。》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首联“开卷观古人,谁非一世英。骨肉委黄垆,泯灭俱无情”,诗人通过“观古人”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感慨。他感叹,无论古人今人,他们都是一世的英杰,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是命运无常的牺牲品。而他们的骨肉亲人,最终也难免“泯灭俱无情”,即最终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颔联“憧憧来无尽,扰扰相夺倾”,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世间万象的纷繁和混乱。“憧憧”和“扰扰”都是形容人群的纷乱和喧嚣,而“来无尽”则表达了时间的无限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人们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争夺、倾轧,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颈联“惊雷震朱夏,鲜能及秋鸣”,诗人用惊雷比喻人生的突然变故和无常,感叹人们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自己的命运。而那些在盛夏时分鸣叫的生物,却能在秋天时分存活下来,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尾联“得酒且酣饮,问谁逃死生”,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悲凉。“得酒且酣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享受和对生命的珍视。“问谁逃死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深深思考,他感叹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深深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深敬仰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