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婿陈景初还钱塘》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意思:于是老翁风节老弥坚,儿子清修学习有传。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送婿陈景初还钱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述一位老人的生活和他的儿子的清廉修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分子的敬意。 首联“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诗人以赞美之笔描绘了老人的坚韧风骨和儿子的清廉修养。其中,“风节”一词,既指老人一生坚守的道德风范,也指他始终如一的高尚品质。“老弥坚”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晚年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敬佩之情。而“清修学有传”则是对儿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 颔联“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诗人进一步赞美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敬意。“诗书”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诗人赞美知识分子热爱诗书、追求贤能的伟大事业。“葛练拙包缠”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朴素、清廉的品质的赞美。 颈联“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去船”,诗人描述了老人多年在外奔波劳碌,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回归家乡。这里,“寒流”象征着老人历经艰辛的人生历程,“放去船”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尾联“饱读陈编勤笔砚,书来寄我好文编”,诗人鼓励老人在晚年仍要勤奋读书,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饱读陈编”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继续读书、充实自己的期望,“书来寄我好文编”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能够继续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的赞美和对儿子的期望,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分子的敬意。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
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去船。
饱读陈编勤笔砚,书来寄我好文编。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嗣子

    读音:sì zǐ

    繁体字:嗣子

    英语:heir

    意思:
     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
      ▶《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

  • 清修

    读音:qīng xiū

    繁体字:清修

    意思:(参见清脩)
    亦作“清脩”。
     
     1.谓操行洁美。
      ▶《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清脩劝慕,德惠潜流。”
      ▶《后汉书•循吏传•王涣》:“故洛

  • 乃翁

    读音:nǎi wēng

    繁体字:乃翁

    意思:
     1.你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注:“翁,谓父也。”
      ▶《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 风节

    读音:fēng jié

    繁体字:風節

    意思:(风节,风节)
    风骨节操。
      ▶《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
      ▶宋·苏轼《哭刁景纯》诗:“文章余正始,风节贯华皓。”<

  • 修学

    读音:xiū xué

    繁体字:修學

    英语:attend school

    意思:(参见修学,脩学)

    解释:1.治学,研习学业。

    详细释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