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意思:他当时如果按县,不能怠慢陶潜。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全文赏析

梁权道编在宝应元年。【鹤注】东津在绵州江水之东津。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惜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①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②。

  (上四送韦讽,下四摄阆州。吏(,) 而兼隐,得领江山佳胜矣。非承乏,以贤摄官山。必去嫌,以廉尽职也。【顾注】末句嘱其毋慢属员。)

  ①《左传》:“摄官承乏。”②《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白帖》:录事参军,即古郡督邮之职。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他时

    引用解释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