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意思:士气沧浪色,风欺漫无边际流。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夏日泛舟》,它是一首描绘夏日乘舟泛湖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愉悦和舒适感受。 首句“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描绘了诗人即将乘舟泛游的场景,通过“蘋洲”这个意象,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湖中清凉的微风和岸边微热的暑气。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避暑的方式,而泛舟就是他的选择。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从官府到湖上的喜悦,同时也描绘了与夕郎一同游湖的愉快。这可能暗示了诗人与朋友或同事一同出游,增加了诗中的欢乐气氛。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这两句描绘了泛舟时的环境,以及湖水的清凉和风的清凉。这里的“气夺沧浪色”表达了湖面的清新和宁静,而“风欺汗漫流”则描绘了风的清凉,使人感到仿佛暑热被驱散,如同漫流。 最后,“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泛舟的舒适和愉快。尽管这是三伏天的夜晚,但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凉爽,与外界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感受可能源于湖面的清凉和环境的宁静,使诗人忘记了外界的炎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泛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的愉悦和舒适感受。诗中的景色描写和情感表达都十分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气夺

    读音:qì duó

    繁体字:氣奪

    意思:(气夺,气夺)
    勇气丧失。
      ▶《尉缭子•战威》:“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汉·王粲《羽猎赋》:“禽兽振骇,魂亡气夺。”
      ▶《明史•

  • 漫流

    读音:màn liú

    繁体字:漫流

    英语:sheet flood

    意思:
     1.水势很大的河流。
      ▶唐·于鹄《寄续尊师》诗:“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2.随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