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 气夺扬尘道,冤攀掌梦天。

气夺扬尘道,冤攀掌梦天。

意思:士气扬尘方法,冤攀掌梦天。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

全文创作背景

《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近代中国的动荡时期,诗中提到的“兵起”是指当时的战乱或起义。陈三立与诗中的“庸庵同年”可能是朋友或同僚,在战乱中失去了联系。后来,陈三立得知庸庵同年安然无恙,并作诗怀念自己,因此陈三立作此诗以回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挂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事的不满和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覆国迎千劫,移家续一年。
饱扬鹰已怒,突出蚁相连。
气夺扬尘道,冤攀掌梦天。
弄戈对把笔,留命作痴颠。
作者介绍 姚鼐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扬尘

    读音:yáng chén

    繁体字:揚塵

    英语:raise dust

    意思:(扬尘,扬尘)

     1.激起尘土。
      ▶战国·楚·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

  • 气夺

    读音:qì duó

    繁体字:氣奪

    意思:(气夺,气夺)
    勇气丧失。
      ▶《尉缭子•战威》:“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汉·王粲《羽猎赋》:“禽兽振骇,魂亡气夺。”
      ▶《明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