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史》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意思:东方朔刚听说汉,荆轲到秦国从前。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显然是一首赞扬天官(古代设天官冢宰,为三公)的诗。 首联“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描绘了天官的威严形象,他像历史上的马记一样,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像班图一样,熟悉地理,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他善于谈论,娓娓道来,他的言辞如同青竹般清新脱俗,又如流水般源源不断。 颔联“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进一步描绘了天官的形象,他像方朔一样有见识,像荆轲一样有胆识。他的言辞正大光明,堪载史册。他最终的期望是成为一个良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对天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天官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官所代表的公正、智慧和良心的赞美。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赞扬天官的形象,提醒人们要像天官一样有见识、有胆识、有良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相信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会有更多像天官一样的人物出现,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繁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
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荆轲

    读音:jīng kē

    繁体字:荊軻

    英语:Jin Ke

    意思:(荆轲,荆轲)
    战国末着名刺客。
      ▶齐人。徙卫,人称庆卿。至燕,人称荆卿。
      ▶燕太子丹奉为上客,衔命入秦刺秦王

  • 方朔

    读音:fāng shuò

    繁体字:方朔

    意思:汉·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
      ▶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