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送三兄》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意思:从返回家园头部全白,每逢旗鼓眼还表明。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奉送三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深深的人生感慨。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中以少年的军旅生涯和老年的生活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首联“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描绘了少年时期的英勇和豪情,管辖二千兵士,白天听笙歌婉转,夜晚砍营砺兵,生活充满了激昂和斗志。 颔联“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则表现了老年时期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田园,头发已经变白,但每当看到旗鼓,眼神依然明亮,这表现出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深深怀念。 颈联“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生动描绘了与朋友在杭州醉酒连床而卧,在吴郡春游并马而行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豪迈的性格。 尾联“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则是作者对自己的感慨,对比自己的兄弟,自愧官职升迁缓慢,只能让兄长做使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他的豪放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诗歌语言生动,意象鲜明,充满了韵律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旗鼓

    读音:qí gǔ

    繁体字:旗鼓

    英语:flag and drum

    意思:
     1.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 每逢

    读音:měi féng

    繁体字:每逢

    英语:whenever

    意思:每当遇到。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自反

    读音:zì fǎn

    繁体字:自反

    英语:analagmatic

    意思:
     1.反躬自问;自己反省。
      ▶《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孟

  • 丘园

    读音:qiū yuán

    繁体字:丘園

    英语:Kew Royal Botanic Gardens

    意思:(丘园,丘园)

     1.家园;乡村。
      ▶《易•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