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夜咏怀》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意思:春天的景色没有情,所以,独处也出现过。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岁夜咏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是作者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对过去的一年以及曾经一起度过这些时光的朋友们的深深怀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多年来一直不如意,新的一年又将如何的忧虑。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宽慰的态度,认为以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加上对时间的珍视,即使春色无情,也能在幽居中欣赏到它的美好。 首联“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直接表达了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不如意,新的一年也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这样的情感表达,既体现了作者的无奈,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乐观。 颔联“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是对过去的朋友们的深深怀念。作者在新的年头,思考着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些曾经的朋友们现在还有多少在身边。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颈联“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表现了作者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应该珍惜时间,用长寿来弥补过去的蹉跎。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尾联“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表达了作者即使身处幽居,也能欣赏到春色的美好。这里既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也体现了他的自我安慰和自我调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不满,对现在的接受,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幽居

    读音:yōu jū

    繁体字:幽居

    英语:seclusion

    意思:
     1.隐居,不出仕。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孔颖

  • 春色

    读音:chūn sè

    繁体字:春色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景色。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见过

    读音:jiàn guò

    繁体字:見過

    意思:(见过,见过)
    谦辞。犹来访。
      ▶宋·欧阳修《与苏丞相书》:“清明之约,幸率唐公见过,喫一碗不托尔,余无可以为礼也。”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紫垣甚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