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朝士》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意思:铅和镂银盘子盛蛤蜊,镜湖绵延莼蔬菜乱如丝。

出自作者[唐]贺知章的《答朝士》

全文创作背景

《答朝士》的创作背景与贺知章在长安任职国子学四门博士后的经历有关。他在长安期间,与一群朝臣和文人学士有密切的交往,他们经常一起讨论诗词、品评文章。然而,当时有一些朝臣对贺知章和另一位苏州人顾况的南方口音持嘲笑态度,称他们是“南金复生中土”,暗示他们在南方并不算出色,但在北方却颇受赏识。这样的嘲讽引起了贺知章的不满,因此他写了《答朝士》一诗来回应这些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作者介绍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关键词解释

  • 镜湖

    读音:jìng hú

    繁体字:鏡湖

    英语:Lake Jinghu

    意思:(镜湖,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 莼菜

    读音:chún cài

    繁体字:蒓菜

    意思:(莼菜,莼菜)
    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

  • 银盘

    读音:yín pán

    繁体字:銀盤

    意思:(银盘,银盘)

     1.银质或银饰的盘子。
      ▶《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金阙银盘圆五十丈。二阙相去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

  • 镂银

    读音:lòu yín

    繁体字:鏤銀

    意思:(镂银,镂银)
    雕镂物体,中间嵌银。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

    解释:

  • 蛤蜊

    读音:gé lì

    繁体字:蛤蜊

    英语:clam

    意思:软体动物。生活在浅海泥沙中。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肉可食,味鲜美。
      ▶《南史•王融传》:“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