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三十首》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於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於中。

意思:幻质都虚伪,大智慧发在中。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佛教禅诗,主要表达了佛教的“众生皆佛”的理念,以及修行者在追求佛性过程中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首联“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直接点明主题,表达出众生在觉悟之后,应该认识到自己与佛是一体的,都是佛性的体现。 颔联“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指出如果人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会在世间追求各种外在的物质和虚名,而无法达到真正的觉悟。 颈联“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强调君子应该注重根本,也就是修行佛性,这样才能与佛性相通。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真理。从“通一万事毕”到“心光寥廓通”,强调了通达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心光照亮一切的智慧。同时,“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表达了真理超越一切对待,包容一切的理念。 最后,“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唯”则表达了寻找同道、共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只有与真理相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佛教的真理和修行者的正确态度,对于理解佛教哲学和修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
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
本无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
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
幻质皆虚伪,大智发於中。
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
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
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
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

关键词解释

  • 大智

    读音:dà zhì

    繁体字:大智

    意思:
     1.大智慧。
      ▶《荀子•天论》:“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吕氏春秋•乐成》:“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邹韬奋《引起研究的

  • 虚伪

    读音:xū wěi

    繁体字:虛偽

    短语:虚与委蛇 弄虚作假 道貌岸然 假惺惺 阳奉阴违 假仁假义 假 两面派

    英语:false

    意思:(虚伪,虚伪)
    不真实

  • 幻质

    读音:huàn zhì

    繁体字:幻質

    意思:(幻质,幻质)
    佛教语。犹幻身。
      ▶宋·陆游《记梦》诗:“即今相逢两幻质,转眼变灭如飞烟。”
      ▶明·邵璨《香囊记•题诗》:“真海外之僊流,岂尘中之幻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