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意思:岸帻扶藜杖,移动床旁晚林。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对尘世纷扰的无奈。 首句“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诗人拄着手杖散步在傍晚的树林中,这一场景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帻”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藜杖”则是藜藤做的手杖,这两个细节都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简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拘束、随性自在的气息。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形骸)虽然有些累,但言语或沉默已经不再重要。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不刻意追求物质和名利,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浮云在视野之外,显得稀薄,而从古井中汲取的凉意令人感到舒适。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感悟,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 最后两句“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诗人自怜自己生性懒散、孤僻,尘世的喧嚣让琴声变得沉闷。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纷扰有些厌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安静、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厌倦。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
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

关键词解释

  • 傍晚

    读音:bàng wǎn

    繁体字:傍晚

    短语:暮 夕

    英语:in the evening

    意思:
     1.临近晚上的时候,黄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

  • 岸帻

    读音:àn zé

    繁体字:岸幘

    意思:(岸帻,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孔融《与韦端书》:“闲僻疾动,不得复与足下岸帻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
      ▶《晋书•谢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