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
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对尘世纷扰的无奈。 首句“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诗人拄着手杖散步在傍晚的树林中,这一场景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帻”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藜杖”则是藜藤做的手杖,这两个细节都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简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拘束、随性自在的气息。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形骸)虽然有些累,但言语或沉默已经不再重要。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不刻意追求物质和名利,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浮云在视野之外,显得稀薄,而从古井中汲取的凉意令人感到舒适。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感悟,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 最后两句“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诗人自怜自己生性懒散、孤僻,尘世的喧嚣让琴声变得沉闷。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纷扰有些厌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安静、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厌倦。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下一首
《晚眺》
相关诗词
  • 1
    [唐]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 2
    [宋]
    道人清净观,梦幻阅诸有。
    成心自得师,率世方结友。
    默如彼上人,语合亡是叟。
    问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人情置冰炭,赋性甚杞柳。
    一波失源流,六鉴开户牖。
    客尘不暂住,习气既悠久。
    闻言虽转头,遇事还掣肘。
    志目或中眉,画虎终类狗。
    我持测海心,来听谈天口。
    尚迷指端月,那辨日中斗。
    如抽一茧丝,欲缚千牛首。
    勉赓进此歌,代斩巩伤手。
  • 3
    [宋]
    尝闻种德如种木,百年培壅犹不足。
    君看牛羊践履行,岂有寸椽撑破屋。
    我方撮发访耆旧,已妆定国多阴德。
    昆峰荐璧渊出珠,天敕百灵介多福。
    后来源委谁导之,刊木濬川君有力。
    一官缚死不须说,天定胜人理则必。
    鵷鶵览辉下其庭,一举万里群鸟伏。
    我耕我获我其食,夸者流涎疑者夺。
    桃李荫繁春不留,琼瑰梦断月空白。
    煌煌貂冕侈殊渥,尚冀他时贲幽宅。
    死而不忘谁者是,呜呼公乎妥沈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