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 山半僧轩四面开,下看城市一浮埃。

山半僧轩四面开,下看城市一浮埃。

意思:山腰僧轩四面开,下面看城市一浮埃。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僧人的禅房,以及这个禅房所带给人的独特感受。 首句“山半僧轩四面开,下看城市一浮埃”,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僧人的禅房——位于山腰的僧人禅房四面敞开,从这里可以俯瞰下面的城市。这里的“四面开”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而“下看城市一浮埃”则描绘出一种高远之感,仿佛站在山顶俯瞰人间烟火,城市的喧嚣和繁忙都化作了一片浮动的尘埃。 第二句“此间真趣谁能辨,飞鸟空中自往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个禅房的独特感受。这里的“此间真趣”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赞赏,而“谁能辨”则带有一种哲理的思考,暗示着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难以分辨是非,需要我们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面对。而“飞鸟空中自往来”则描绘出一种宁静、自由的气氛,仿佛飞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任何束缚。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的禅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超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才能真正领略到生活的真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人的禅房,并以此引发了我们对生活、自由和超脱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半僧轩四面开,下看城市一浮埃。
此间真趣谁能辨,飞鸟空中自往来。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浮埃

    读音:fú āi

    繁体字:浮埃

    意思: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南朝·梁·江淹《别怨》诗:“膏鑪绝沈燎,绮席生浮埃。”
      ▶唐·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龙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
      ▶宋·苏辙《舜泉

  • 四面

    读音:sì miàn

    繁体字:四麵

    短语:中西部

    英语:all sides

    意思:
     1.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礼记•乡饮酒义》:“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 城市

    读音:chéng shì

    繁体字:城市

    短语:城池 垣 城

    英语:town

    意思: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山半

    读音:shān bàn

    繁体字:山半

    意思:山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唿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杜荀鹤《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忆昔》诗:

  • 僧轩

    读音:sēng xuān

    繁体字:僧軒

    意思:(僧轩,僧轩)
    僧房。
      ▶唐·李中《赠史虚白》诗:“明月过溪吟钓艇,落花堆席睡僧轩。”

    解释:1.僧房。

  • 看城

    读音:kàn chéng

    繁体字:看城

    意思:清代皇帝行围打猎时设在高地的瞭望点。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离驻跸行营约略二三里许,惟视高敞处设黄幕,幄中设毡帐,是之谓看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