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古(九首)》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

意思:请问这是什么声音,有鸟人不养。

出自作者[明]胡翰的《拟古(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鸟喻人,借鸟的悲鸣,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节节复促促,雄鸣雌自续”描绘了鸟儿的忙碌和鸣叫,雄鸟不断鸣叫,雌鸟则在一旁默默回应,象征着社会的纷乱和人们的忙碌。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是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批评,诗人用鸟来比喻人,表达了对那些无用、无价值的人的讽刺。 “三文被身体,五采烂盈目”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用鸟儿的美丽羽毛来比喻那些有才华、有品质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期待。 “声谐九成奏,灵出众羽族”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希望美好的声音能够响彻九天之上,像众多羽毛族类的鸟儿一样,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从阿阁倾,再改岐山卜”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诗人用阿阁倾塌、岐山重建的典故,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历史更迭的感慨。 “千年不来仪,四野多毈殰”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诗人用“不来仪”来形容社会的不和谐和不进步,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世德诚已微,天路清且穆”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身的反思,诗人认为道德已经衰微,但希望有一天能够变得清明宁静,同时也反思自身是否能够有所作为。 最后,“愿因东南风,吹度玉笙曲”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借助东南风的力量,让美妙的玉笙曲能够传遍四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鸟喻人,借鸟的悲鸣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节节复促促,雄鸣雌自续。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
三文被身体,五采烂盈目。
声谐九成奏,灵出众羽族。
自从阿阁倾,再改岐山卜。
千年不来仪,四野多毈殰。
世德诚已微,天路清且穆。
愿因东南风,吹度玉笙曲。
¤

关键词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鸟人

    读音:niǎo rén

    繁体字:鳥人

    英语:Birdy

    意思:(鸟人,鸟人)
    I
    玩鸟的人。
       ▶清·金农《白鷴词》小序:“白鷴,羽族之幽奇也,神貌闲暇,不杂于众,鸟人莫得而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