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庆宫春/高阳台》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意思:霜叶敲寒,风摇晕灯,棹歌名语呜咽。

出自作者[宋]周密的《庆宫春/高阳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夜景象和作者情感的诗,通过对重叠云衣、微茫雁影、霜叶敲寒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冬夜的寒冷和寂静。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旧时光景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中的“重叠云衣,微茫雁影”描绘了冬夜的景象,云层重叠,雁影微茫,给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感觉。接着,“短篷稳载吴雪”则描绘了冬夜的雪景,篷船稳稳地载着积雪,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在描绘景象的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通过描绘寒风中的霜叶和摇动的灯影,以及棹歌人语的呜咽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而“拥衾呼酒”则表达了作者对温暖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全诗的情感基调上,诗中还穿插了一些怀古和抒发情感的内容。“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最后,“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
千山换色,一镜无尘,玉龙吹裂。
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
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
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
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作者介绍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

关键词解释

  • 风灯

    读音:fēng dēng

    繁体字:風燈

    英语:lantern

    意思:(风灯,风灯)

     1.有罩能防风的灯。
      ▶唐·杜甫《漫成一绝》:“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霜叶

    读音:shuāng yè

    繁体字:霜葉

    意思:(霜叶,霜叶)

     1.经霜的叶子。
      ▶《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飙无以速其箨。”
      ▶宋·苏轼《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

  • 歌人

    读音:gē rén

    繁体字:歌人

    意思:歌唱者。
      ▶《梁书•羊侃传》:“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唐·李廓《长安少年行》:“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
      ▶鲁迅《

  • 棹歌

    读音:zhào gē

    繁体字:棹歌

    意思:亦作“櫂歌”。
     
     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

  • 呜咽

    读音:wū yè

    繁体字:嗚咽

    短语:作 响 鸣

    英语:sob

    意思:(呜咽,呜咽)

     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汉·蔡琰《悲愤》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