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冲元真赞》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意思:师旷不代没有听说,怀抱藏之而无闷。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李冲元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冶炼技术和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并表达了对这种技艺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潜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诗中通过描绘冶炼金矿、雕琢无瑕美玉的过程,展示了作者对工艺的热爱和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 首句“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描绘了冶炼金矿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金属铸造工艺的赞美。黄钟之宫是古代乐器的音阶之一,代表着高雅的音乐艺术。这里将金属冶炼与音乐艺术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冶炼技艺的高超和重要性。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则描绘了玉石雕刻的过程,赞美了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夜光之璧象征着无瑕的美玉,表达了作者对完美无瑕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可用飨帝,可用活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用以祭祀上帝,还可以用来拯救国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技艺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潜在价值的深刻认识。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者的赞美和敬仰。师旷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这里以他为例,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之情。即使他们默默无闻,也不应该感到烦恼,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崇高的。 最后一句“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遯”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山林中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和敬仰。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名声,但他们的贡献和努力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就像肥遯的士人一样,不求名利,只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冶炼技术和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表达了对工艺的热爱和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同时,它也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那些在山林中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充满了对技艺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飨帝,可用活国。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遯。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闻

    读音:wú wén

    繁体字:無聞

    意思:(无闻,无闻)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唐·张祜《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

  • 师旷

    读音:shī kuàng

    繁体字:師曠

    意思:(师旷,师旷)
    春秋·晋国乐师。善于辨音。
      ▶《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参阅《左传》、《国语》、《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后以

  • 不世

    读音:bu shi

    繁体字:不世

    英语:outstanding

    意思:非一世所能有,罕有。多谓非凡。
      ▶《后汉书•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
      ▶李贤注:“不世者

  • 椟藏

    读音:dú cáng

    繁体字:櫝藏

    意思:(椟藏,椟藏)

     1.《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椟同“椟”。后因以“椟藏”比喻怀才。

  • 之而

    读音:zhī ér

    繁体字:之而

    意思:鬚毛。
      ▶《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

  • 无闷

    读音:wú mèn

    繁体字:無悶

    意思:(无闷,无闷)

     1.没有苦恼。多形容遗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
      ▶《易•干》:“《文言》曰:……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