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友人往振武》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意思:沙漠夜星垂地,说明火星上高楼。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送友人往振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是一首描绘边疆行旅的诗,通过对边塞环境和征战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行旅艰辛和边塞生活的感慨。 首联“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诗人以一种苍茫的笔调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遥远。风沙漫漫,远处的声音传来,让人忧愁,道路替我担忧,这是对边疆行旅的生动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行旅艰辛的感慨。 颔联“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夜色。沙漠之夜,星星低垂,云层遮住了月光,火光照亮了楼阁,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边塞的荒凉,也表现了行旅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诗人以征鸿和战马来比喻边疆的战士。大雁离开塞外的飞雪,战马也识得了边疆的秋意,这种比喻既表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同情。 尾联“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诗人对行旅的感慨达到高潮。这里,“将军”可以理解为边疆将士的代表,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业,舍小家、舍个人,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和牺牲,那么行旅之苦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行旅之人愿意留下与他们并肩战斗,而不是独自离去。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行旅的描绘,表达了对行旅艰辛和边塞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边疆的荒凉、行旅的孤独、战士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民族大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
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明火

    读音:míng huǒ

    繁体字:明火

    英语:open flame

    意思:
     1.古代占卜和祭祀时,用铜镜映日聚光所点燃的火。
      ▶《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