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景和少游原韵》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意思:残红几斛扑衣裳,和眼泪相同量。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春景和少游原韵》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词是一种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和花儿的状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苦闷和流浪的感情。 具体来说,诗中的“今年愁似柳丝长”和“春宵梦断昭阳”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忧愁和失落的情感。“柳丝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之深,而“春宵梦断”则表现出诗人的失眠和焦虑状态。 接着,“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长妆”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瘦弱。“杏花著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雨景,而“隔帘香”则传达出诗人孤独地坐在帘幕后的情景。 下阕的“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悲惨命运。这里的“十载流连蜂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十年的漂泊生涯,而“半生沦落湖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悲惨境遇。 最后,“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则通过残红的景象和泪水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痛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悲苦命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年愁似柳丝长,春宵梦断昭阳。
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长妆。
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
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同量

    读音:tóng liàng

    繁体字:衕量

    意思:
     1.同等器量;与……器量相同。
      ▶三国·魏·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干坤,等曜日月。”
     
     2.等量齐观。
      ▶晋·陆

  • 衣裳

    读音:yī shang

    繁体字:衣裳

    短语:服饰 服 行装 装 衣 服装 衣装 行头

    英语:(n) clothes

    意思:
     1.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

  • 残红

    读音:cán hóng

    繁体字:殘紅

    意思:(残红,残红)
    凋残的花;落花。
      ▶唐·王建《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李清照《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