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意思:白色的衣服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新。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是一首描绘旅人归乡途中的心情的诗。 首联“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诗人以素衣京洛尘,暗示了自己在京城漂泊已久,经历了尘世的纷扰。而现在,乘着归棹经过南津,似乎预示着一种解脱和回归。 颔联“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新”,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旧友的期待。虽然故里的痕迹依然存在,但旧交的朋友们是否还在,他们的心境是否更新,这些都是诗人关心的问题。 颈联“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诗人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环境:月高悬于萧寺之上,风暖吹拂庾楼的春意。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归乡之情和对故乡新面貌的好奇。 尾联“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诗人表达了自己期待在归乡途中与朋友诗酒相伴,无暇俗事,天天向旅人询问故乡的新情况。这既是对诗酒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故乡新变化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在归乡途中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诗酒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新。
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
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京洛尘

    引用解释

    亦作“ 京雒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唐 司空图 《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 京尘 ”。 唐 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素衣

    读音:sù yī

    繁体字:素衣

    意思:
     1.白色丝绢中衣。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陈奂传疏:“素衣,谓中衣也……孔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