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意思:自身外没有其他事情,只应笔砚劳。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闲适生活的热爱。 首联“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诗人选择了一个清静的闲适坊住,秋天到来,草树茂盛,环境优美。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自然景色和人情味。野客留方去,表现出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山童取药归则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感。 颈联“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诗人居住的地方只有竹子,没有池塘也养着鹅,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热爱。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细节,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尾联“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诗人认为除了笔砚之外,自己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清静闲适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尊重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笔砚

    读音:bǐ yàn

    繁体字:筆硯

    意思:(笔砚,笔砚)
    亦作“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

  • 无余

    读音:wú yú

    繁体字:無餘

    意思:(无余,无余)

     1.没有剩余、残留。
      ▶《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汉·班固《西都赋》:“草木无余,禽兽殄夷。”

  • 身外

    读音:shēn wài

    繁体字:身外

    意思:自身之外。
      ▶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 应笔

    读音:yìng bǐ

    繁体字:應筆

    意思:(应笔,应笔)
    作品中与伏笔相唿应的部分。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说是个玩意儿,其为法则则如文章家一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